上一页|1|
/1页

主题:在现在的形势之下,小地产开发商要生存真的很难

发表于2014-11-07

   央行宣布新政满1个月,楼市似乎有回暖的迹象,一边是广州几个供货大区成交量翻一番,另一方面大开发商优惠给力利用这个时机加速推货,优惠较大,不过价格方面有逐渐回升的态势。有些人感概,房地产寒冬终于要过去了……然而,对于中小型开发商而言,楼市寒冬远未结束,能不能熬过这个年末都成了未知之数。深陷房地产泥沼中,在转型路上也是坑坑洼洼,中小开发商的春天仍未来临。

 

   今日新闻就有说到一个广东的中型开发商绿景控股正陷入亏损的恶性循环中。

 

   10月18日,绿景控股发布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绿景控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约345万元。1~9月,绿景控股营业收入为1722.04万元,同比下降12.96%。而此前的8月28日,在停牌长达五个月时间后,绿景控股的第三次转型最终宣告失败。

 

   作为一个上市时间长达21年时间的上市公司,绿景控股在房地产发展大潮中逐渐被边缘化,2009年以来净利润一直维持在亏损和微利之间。(这家地产公司比较为人熟悉的就是广州金碧御水山庄这个项目)

 

   绿景控股目前就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两难局面。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上市公司没有正在开发或待开发项目,公司一直在推进相关项目剩余车位、商铺的销售。据了解,截至6月30日,绿景控股仅有1.75亿元存货,货币资金约4536万元,主营业务发展后继乏力。

 

   事实上,绿景控股绝对不是一个个案,很多中小开发商在这一轮楼市洗牌中表现乏力。中国楼市“人傻钱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购房者趋于谨慎出手,大开发商由于品牌效应有稳定的市场,而一些小开发商一没名气二没规模,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而购房者在选择中小开发商的时候往往会更加挑剔。

 

   再者,随着反腐形势的日益严峻,土地审计风暴马上掀开,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一定要在法律范围之内,那意味着整个楼市和中国经济转型环境在不断合法化、不断向好的情况之下,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大的洗牌,真正的守法品牌的标杆的开发商会越过越好,一些10亿以下的中小开发商全部都要死,这是必然的结果。

 

   为了求得生存,中小开发商转型是势在必行。连万达这样的巨头房地产企业都要逐步摆脱房产转型商业帝国,中小开发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谋得生存空间是个很大的难题

 

上一页|1|
/1页